service phone

400-123-4657

行业资讯

service phone 400-123-4657

emc易倍:【新刊推介】《时代建筑》2022年第3期 同济建筑70年(1952—2022年)

点击量:963    时间:2024-04-21

  原标题:【新刊推介】《时代建筑》2022年第3期 同济建筑70年(1952—2022年)

  1952年,在全国院系调整中,同济大学建筑系正式创立。2022年,在新冠疫情肆虐、俄乌冲突和的全球时局中,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迎来了70华诞。《时代建筑》配合学院的70周年院庆工作,在2012年“同济建筑60年”专刊基础上,力图从历史纵深处进一步梳理学院从开创、发展到成熟的进程,呈现近十年新的成果,更力图展现学院当前的教育理念和未来的学术发展方向。

  在主题栏目里,基于60周年院庆时郑时龄院士提出“现代建筑意识”是“同济学派”的本质性特征,以及伍江教授提出的同济建筑精神,郑时龄院士和华霞虹教授的文章从学术思想、教育理念和创作风格等角度,进一步以“现代性”定义了“同济学派”何以为“学派”。常青院士呈现了近年来对“历史建成环境再生”议题进行理论反思的学术高度。吴志强院士、伍江教授和李翔宁院长的文章都聚焦同济建筑和上海城市的关系:伍江教授从历史维度讨论同济建筑与上海城市的关系;吴志强院士从上海的城市文明基因的横交纵传特质,思考上海学派如何创造新的模式、新的理论和新的空间;李翔宁院长明确提出一种向上海学习的城市建筑研究范式,既发展了伍江教授提出的同济建筑与上海城市的关系,也回答了吴志强院士构建上海学派的路径问题。袁烽教授的文章建立了同济数字化建筑前沿探索与包豪斯思想渊源的关联。两位建筑系主任胡如珊与王一教授,分别从国际视野和学科发展史来反思同济建筑系如何定位和继续前行。汤朔宁教授作为同济设计集团的新总裁,回顾了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院与学院的相互支撑,以及同济设计集团的发展目标和方向。卢永毅和阴佳的文章代表性地呈现不同学科团队的教学历程和教学特色。支文军阐述了《时代建筑》杂志与当代中国建筑的积极互动,以及这种互动对学院的贡献。林中杰和童明教授曾有过同济求学或工作的经历,他们以外部和内部兼而有之的视角,分别对同济的城市设计学科和包豪斯精神进行审视和思考。

emc易倍:【新刊推介】《时代建筑》2022年第3期同济建筑70年(1952—2022年)

  作品栏目刊登了章明的李庄文化抗战博物馆、王灏的宁波紫石粮仓改扩建、王辉的沈阳东贸库城市更新、多重建筑的黄涌市集、王梓童的纸鸢亭和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的新开发银行总部大楼。

  封面:同济建筑70年(1952—2022年)绘制:金青琳、华霞虹、徐雍皓

  66/ 艺术教学与公共艺术创作:同济建筑教育中创造性思维方法的培养 /阴佳 田唯佳 王珂 于幸泽 卢璐

  74/ 多源融合 : 同济外国建筑历史与理论教学发展的回溯 /卢永毅 钱锋

  81/ 《时代建筑》主体性与当代性的思考:聚焦当代中国建筑的媒体实践 /支文军 何润 李凌燕

  105/ 同济大学建筑学科70年 历任院长(系主任)寄语 /王伯伟 吴长福 李振宇 等

  110/ 同檐共景、向史而新 李庄文化抗战博物馆 /章明 孙嘉龙 莫羚卉子

  130/ 不“固化”历史,而是“活化”历:沈阳东贸库改造设计 /郑艺林 朱玲

  146/ 多重意义的几何:城市空场中的“纸鸢亭”,上海 /王梓童 张婷 彭超

  152/ 中国当代超高层建筑的本土实践:新开发银行总部大楼设计 /黄秋平 王桢栋 陈有菲 韩阳

  160/ 文化建筑的多义构式与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苏州民族管弦乐团音乐厅 /黄向明

  164/ 散点游观:山水中的开放式博物馆:世界旅游联盟总部及博物馆配套项目,杭州湘湖 /胡勇 谢佳辰

  170/ 再探初心:柯布西耶中央消费者大厦建造理念的创新与技术进步的结合研究 /韩林飞 江怡廷

  同济大学建筑系在中国现当代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称为“同济学派”。院系合并形成的同济大学建筑系荟萃了集设计师、教育家和学者为一身的众多大师,以其学术思想、教育理念和创作风格形成了多元化学派。他们创建集大成的现代建筑学科体系,坚持现代建筑理性精神和现代教育思想,倡导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的学术精神。该学派既有共同的目标,又有着深厚的师承关系,包含迄今从第一代至第五代的建筑师和教育家,是群峰耸立的高原。通过创建批判性的现代建筑思想和理论,建构跨学科的学术研究和教学体系,倡导批判性和实验性的建筑实践,以全球视野开展广泛深入的国际合作,“同济学派”对中国城市建设和建成环境学科的人才培养做出了卓越贡献。

  文章从当前历史建成环境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出发,对其关键要素的基本概念及其逻辑关系做了系统的溯源、梳理和会通,包括传统的本源、遗产的真伪、历史修辞的广狭、再生与更新的辩异,以及拼贴思维与多元共生的趋同等议题。文中讨论了有关传统与创造关系的理论范式,分析其适用范围和应用前景,以及与国际话语体系的语境关联。作者的主要意图是尝试从理念到途径对历史建成环境再生进行批判性反思,以达到对其发展走向的再认识。

  文章提出,城市文明基因的迭代存在着横向交合和纵向延伸的必然规律。作者以上海学派在物质、学者、文明基因上的特征及其形成发展衍生的现象为例,诠释本底的江南文化、南北各地传统文化、西方现代文化等多元基因的横向交合创新,以及基因逐步提取成为纵向隐形延伸机制在上海城市文明发展中起到的密码作用,从而看清上海学派横向多元基因交合的诞生原因,看清上海学派延伸发展中基因提取延伸与现象衍生的迭代机制及其作用后果,以期在城市文明基因纵传横合的横纵双向生命过程中保持一种符合创新规律的健康态,阐述城市文明基因诞生、成长、发育、迭代和创新的基本规律。

  同济大学建筑学科与上海城市的建设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上海的发展,尤其是新中国建国70多年以来上海的建设发展离不开一代又一代的同济学人;同样,同济建筑学科的发展,也离不开上海这座城市的肥沃土壤。文章结合作者亲身所历,回顾了同济建筑学科与上海相濡以沫的发展历史。

  上海的城市化进程与都市文化滋养了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70年来的发展历程,后者的实践以及建筑与城市研究又重塑着上海。文章致力于从文化想象、研究资源与实践场域三个方面,对上述互动关系展开讨论,并进一步展望一种基于向上海学习的城市建筑研究范式。文章从“海派”这一概念出发,对上海都市文化基因的多元和边缘特质展开讨论,随后围绕近现代建筑研究、当代建筑研究与城市历史研究三方面,对同济大学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与评述。文章进一步以时间为线索,梳理了同济大学以上海城市为实践场域,跨越规划、建筑、景观学科的多元实践。最后,文章基于芝加哥、洛杉矶、威尼斯等城市的学术共同体经验,展望了一种从上海出发,为未来的城市和建筑的发展建立一种思考方法和研究路径的可能性。

  包豪斯思想对于同济大学建筑教育具有重要的启蒙作用。包豪斯注重时代技术与艺术融合的精神内涵,深刻影响了同济建筑教育思想的生根和发展。随着老一代建筑教育家的不断耕耘,注重空间设计、融合在地文化与新技术工艺的思路,启发了同济建筑建构教育体系的延伸与发展。十余年来,随着数字化设计科学的迅猛发展,以及广泛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合作,不断增强促进了同济包豪斯思想与数字技术文化的融合,并呈现出鲜明的发展特色。文章通过系统介绍近年来开展的教学体系改革、课程模块建设、书籍编撰出版、期刊论文发表,建设“数字未来”全球线上、线下一体学习平台,以及建筑实践探索等持续性的、系列化、立体化的行动,完整论述了同济大学对建筑包豪斯思想的传承、探索与发展,指出了在继承同济学派注重空间建构特色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同济建筑教育思想与实验探索正在与时俱进、持续关注数字智能技术赋能下,设计科学与文化艺术融合的时代创新精神。

  在建院70周年之际,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建筑学科“起源”之一,肩负着在建筑教育使命中革新学科视野的重任,以回应此时此地的迫切要求。通过“全球”视角对这所学院的成就进行批判性审视,可以发现它一系列独特的优势,其中不同层面的强大 “开放性”为超过三代的建筑师提供了非凡的机会。同济建筑通过其广泛的影响力,不仅显著地改变了上海这座城市,也改变了整个地区的设计意识,并激发出一种整体的、充满活力的设计文化。文章试图通过对“开放性”概念的仔细解读,参考过去的教育实验,揭示当前全球教育结构中的不足之处,进而提出新的混合理论来弥合原本各自为政的历史、理论、文化和实践,从而批判性地审视同济在引领建筑教育方面的贡献。文章希望通过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下一个70年拓展新的边界,形成一种更具洞察力的参与模式——建筑教育中被滥用的知识价值体系,打破过时的实践陈规,重新定义建筑经典,最终迈向具有挑战性的未来。

  新中国成立之初,来自不同学术派别的学人聚集于新生的同济大学建筑系,在坚守各自传承的同时也形成了共同的学术性格。70年时间,经历了奠基、初创、传承、发展等阶段,一代代同济建筑学人在历史情境中不断主动调整、自我更新,既在风云变幻的形势下服务国家的发展大局,也在持续的国际交流与竞争中寻找中国建筑现代化的路途。经过多次激变的历史时刻中的调整与转向,同济建筑学人将最初冲突的学术主张整合为基于本体与实践的学科信仰,并对后续人才培养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同济设计院是中国第一批成立的高校设计院,在6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其建筑设计实践始终与同济大学建筑工程类专业教育齐头并进,创作了很多经典的建筑设计作品。未来,同济设计集团仍将紧密依托同济大学展开“产教融合”的科研合作,以“跨专业集成技术赋能产品线”为核心进行科技创新引领工程项目,实现企业转型升级的新目标。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艺术教学除了面向本学院低年级的基础教学之外,还针对本学院各专业硕、博学生开设系列艺术课程,并面向同济大学所有学院各年级的本科生开设艺术通识课程。同济的艺术教学侧重于培养学生对于空间、材料和艺术形态等进行抽象性思维和创作的能力;除基础课程中的造型基础训练之外,基于空间、材料、造型、文化、传统工艺、当代前沿技术等,平行开设艺术拓展系列课程。美术、建筑等专业教师及校外专家共同参与艺术教学,跨越不同年龄段的师资结构使教学团队具有可持续的发展活力,这也成为同济艺术教育的鲜明特色并呈现着兼容并蓄的同济精神传承。除日常教学之外,在近40年时间中,刘克敏、阴佳等老师也积极投入到城市公共艺术创作实践和研究之中,参与了许多国家级重要城市文化塑造和建设项目。这些作品从多角度为国家文化建设添砖加瓦,也使艺术教学团队的研究和创作不局限于教学,而是为历届学生和未来中国城市建设者植入了具有同济特色的艺术基因,使公共艺术和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等专业一样,成为城市更新和文化塑造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建设与发展不可或缺的环节。

  摘要 开放、交流与融合,是同济大学建筑系的办学理念和教学特色,这其中,外国建筑历史与理论教学有其独特的地位和作用。文章试图通过回顾1952年同济建筑系成立之时起,作为奠基者的罗小未先生及其前辈半个多世纪的不懈探索与卓越贡献,梳理后继者的传承与发展,较完整地呈现同济外国建筑历史与理论教学建设与学术思想三个阶段的历史进程、建筑史观和教学特色,同时也期待这样的回溯,作为反映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建筑教育发展和中外建筑文化交流成果的一个侧影。

  摘要 《时代建筑》以国际视野聚焦“当代中国”、关注“中国命题”,通过主题策划和话语组织体现自身的批判性立场,多维度记录中国建筑的当代叙事并积极参与其中,充分发挥建筑期刊的主体性传播作用。文章以当代中国建筑亲历者和媒体实践者的双重视角,从当代中国建筑的话语生产、理论构建、作品与建筑师推介、多维度拓展、建筑批评、跨文化交流等重点领域,来审视近40年特别是21世纪以来,《时代建筑》所构建的观察当代中国建筑的独特叙事路径以及与当代中国建筑之间积极的互动关系。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城市设计学科建设历经了多个阶段的发展。作者以个人的学习和研究为视角,回顾了同济早期城市设计教学和实践的起步,同时以自身的经历和研究工作,分析了西方城市设计的主要理论所针对的问题和主要主张,与中国当前城市发展现状进行对比和分析,由此针对中国城市更新的前景提出城市再生的理念。

  在中国的院校中,无论在教学领域还是在实践方面,同济建筑都表现出独树一帜的特征。2000年以来,这一特征的源头被逐渐回溯到包豪斯现代建筑。作为20世纪世界现代建筑运动中最为重要的标志之一,包豪斯既是一所从事建筑教育的院校,也是思考现代建筑的一个聚焦点。文章对这一特征及其溯源性工作进行分析,认为在包豪斯理念中所呈现的众多复杂性与矛盾性,使得同济是否与包豪斯之间存在清晰的渊源关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两者之间所共同拥有的背景环境、构成观点,以及精神气质,而这恰恰验证了20世纪现代建筑运动最为本质的一面。这一共性特点,也对当前日益强化的学科建设提出了问题。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     座机:400-123-4657    手机:13800000000
Copyright © 2018-2023 emc易倍·(中国)移动端下载 版权所有  xml地图  网站地图  备案号:桂ICP备202100332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