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123-4657
点击量:695 时间:2022-09-19
导语:破除唯分数评价,消除功利主义倾向,因材施教,培养具有探究能力的学生,应该是基础教育迫切的任务。建设一流大学,培养出顶尖人才、大师级人才,也应该成为高等教育迫切的任务。
我注意到,《人民教育》2022年第3-4期刊发的评论文章《落实“双减”EMC易倍,为大师辈出的时代做准备》实事求是,有理有据,分析透彻,觉得这篇评论值得一读。
该文从“顶尖人才的需求”说起,说到我国各种培养“顶尖人才”的计划或者项目,提到高校培养顶尖人才的意识变得越来越强。
该文进而谈到基础教育“早期发现天才幼苗”的重要性,并列举陶哲轩的成长案例说,如果陶哲轩的天赋在早期没有得到培养,成就有可能不会那么高。
我认为上述评论文章的作者所说都是事实。客观地说,我们的时代发展迫切需要教育通过一系列变革,为经我们的济社会全方位地培养人才。
事实也是,我国的基础教育一直在变革,中高考制度也一直在改革的路途上不断探索更好的方式方法,引导学校教育不断向素质教育回归。
建设一流高校是新时代的光荣任务。我国的高校也一直在变革成功案例,且在培养顶尖级人才方面出台了相关的政策,制定了相关的计划,还有专门的项目。
不管教育的变革会遇到怎样的现实问题,比如如何破除应试旧观念的问题,如何彻底破除“唯分数评价”的问题,我们都应该对教育的变革充满信心,应该相信教育变革的力量。
上述评论文章联系奥数教育,指出“很多孩子只是把国际奥数赛成绩作为进入著名高校的跳板”,并借丘成桐的话EMC易倍,指出从学奥数的学生到一些青年学者“功利思想”的思维局限。
该文分析称,各个行业大师的成长经历有共通的地方,即他们“不一定全都具有天赋,但都会有很强烈的兴趣或远大志向”EMC易倍。
该文认为,“有一些天才是可以后天培养的”,但是“也可以在后天毁灭”,毁灭天才的一条有效途径就是破坏他们的兴趣。
我认为,上述评论文章对培养兴趣的分析是有道理的。我们办教育,评价教育,一定不能忘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如果学生连学习的兴趣都没有了,那学习还会有效果有质量吗?破除唯分数评价,顺着孩子的兴趣育人,我们应该能够做到,也不难做到。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对生活周围的事物或者事情产生好奇心,并会自主关注,会自发地对事物或事情产生进一步探索的兴趣。
如果受功利心理和想法的影响,导致孩子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过程中,对某些事物或事情的兴趣下降,或者兴趣逐渐消失,那么我们就需要反思,需要改变。
上述评论文章还谈到如何保护和尊重孩子的兴趣的问题。文章称,要让孩子的兴趣变强,需要时间、鼓励、引导和帮助,需要让孩子自由、自主探索的条件。
该文还谈到中高考改革方向,认为应该考虑到“多元化和个性化”,以适应繁多的人才类型,制度应该更早地给偏才设计出路,保证他们能够发展兴趣。
作者还分析了功利性思维“对兴趣的理解”的影响。比如,有的人急于想把把孩子的兴趣点“变现”的现象就是一种功利的表现。
我认为,上述评论文章对如何尊重和保护孩子的兴趣的论述是精辟的。如果家长和学校不给孩子自主探究的时间和机会,孩子怎么自主发展?
如果连起码的自主探究的条件都不具备,而是大家的眼里都只有考试分数,都拿分数排名评价孩子、教师和学校,学校还怎么通过变革走向素质教育?
我们不难直观地看到,教育功利意识、功利思想,以及功利行为在家庭、学校、社会、用人单位以及职场里的多个层面的表现。
该文分析认为,“双减”是一场变革,给了我们希望,而“变革的成败取决于我们是否能摒弃心底无处不在的功利性思维”。
该文指出,教育的发展方向将“从追求人才数量向追求人才质量转变”,“培养各行各业的世界级大师会成为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该调,“摒弃功利性,强调兴趣,追求人才的多元化、个性化是这场转变的灵魂”。
我认为,上述评论文章对“双减”的变革意义的分析是准确的,也是有深度的。这场变革不只是简单地减轻学生的校内外负担。
我觉得,“双减”就是要变革应试教育旧观念,就是要把学生、家长和学校从功利主义的教育束缚中解放出来。
解放出来做什么?就是让培养人的教育事业回归到因材施教,尊重孩子的兴趣,让孩子有机会有条件个性化、多样化发展,习得终身学习所需要的自主探究能力。
有了这样的基础,有了一大批具有自主探究素养和能力的学生,我们的教育就成功了一半。
如果我们的大学录取的学生都有各自的探究兴趣或者爱好,那么通过大学的进一步培养,他们在专业(包括交叉学科)发展中的自主研究能力就会得到提升和强化。
有了这样的尊重兴趣、尊重个性差异、尊重多样化发展的基础教育,培养出具有自主探究精神的学生也就不难,大学在这样的基础上培养出具有自主研究能力的顶尖人才和大师,也就不再是难事。
我注意到,上述评论文章提到这样一个案例。有一个叫林嘉文的中学生,他从小对历史感兴趣,自主研究他感兴趣的内容,完成了两本非常专业的史学专著。
令人惋惜的是,就是这样一个准天才,一个被誉为“历史奇才”的青年,却像流星一样陨落了。
他个人的年龄和真实身份被曝光,让他感受到的不是荣耀而是压力。那年他18岁,老师想把他作为教育成功案例推广,可这一切不是他想要的。
谁也没有想到,他留下的不是喜悦,而是遗书。他在遗书中写下了“认清了自己永远也不能超越的极限”。对此,上述评论文章感慨,功利性依然能扼杀这些准天才。
结语:“双减”政策落地是教育大事,值得每个教育工作者积极参与到其中。只有参与,主动实践,我们才能更深地体会和认知“双减”变革的方向和多方面的意义。(全文2300字,转载请注明出处)
EMC易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