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123-4657
点击量:713 时间:2022-10-16
很多人都疑惑,一个外行人,在危急时刻却能挽狂澜于既倒,保住三万多人的饭碗,他究竟做对了什么?
回顾过去,在超过半个世纪的漫长岁月里,我将自己奉献给了企业经营这项工作。这条道路绝不是轻松的、安全的道路。
但不可思议的是,在前进的过程中,我却从未感到过不安。我有一种安全感,感觉有某种伟大的力量在守护我。
浓雾笼罩、伸手不见五指,在这样的道路上拼命向前,只考虑如何踏出眼前这一步。我就是这么一路走来的。
某个时候,浓雾突然散去,回望来路,这才意识到,自己走在那悬崖峭壁之上,不由得脊背发凉——如果做比喻的话,就是这样一种心情。
在自己的半生中,我始终走在这样的道路上,尽管如此,我还是抱着一种安静的、平稳的心走到了今天,这是因为我有一种信念。
只要时时磨炼心性,不断自我提升,那么不管遭遇怎样的苦难,命运之神一定会回报温暖的微笑。
这种类似信仰心的某种信念始终扎根于我的心中,它像可贵的护身符一样,帮助我,守护我的人生。
无论什么人,能够拥有的都只是当下的这一个瞬间。以怎样的心态活在当下,将决定我们的人生。
既有幸运的光临,也有逆境的考验,这就是人生。这一切都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
所以,我希望,不管现在身处何种艰苦的境遇,大家都要不骄不馁,一心一意,努力前进。
这么想来,可以说,人生其实是非常单纯的东西。以利他之心为基础,在每天的生活中,尽可能地不断努力。
同时,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让自己的心灵保持美好和纯粹的状态成功案例,这才是最重要的。
人生由“心”开始,到“心”终结。这就是我在八十多年的人生中证得的至上智慧,也是度过美好人生的究竟秘诀。
如果心里总是思考“无论如何都要成功”EMC易倍,那就一定能够成功;“可能不行,也许会失败”,这种想法占据内心时就会失败。
内心没有呼唤过的东西,不会自动来到自己身边,现在自己周围发生的所有的现象都不过是自己内心的反映。
所以我们心里不应该有愤怒、憎恨、嫉妒、猜疑等,不要在心里描绘那些带有否定性的、阴暗的东西,而应该时常抱有梦想,在心里描绘积极的、美丽的事物。
我曾多次阐述过有关人生和事业的方程式,其中讲到“思维方式的数值范围是从-100到+100”。
而我在“心想事成”的条目中所讲的内容,其实与方程式中的“思维方式”如出一辙。
这不仅是佛教思想,其他宗教也有类似的教义。可知识分子往往不太相信这种观点。
我已经反复强调过,“思维方式”“热情”和“能力”这三要素的乘积便是人生和工作的结果。三要素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思维方式”。
一个人的心境、心态、思维方式和哲学思想,都会在其人生中反映出来。我把这个道理称为“心想事成”。
或许一些知识分子会反驳我的观点,但我希望大家不要以逻辑和辩证的角度去看待它,而要把它理解为宇宙的真理及法则。
如果对它横加否定,则我努力讲解的“人生方程式”和“心想事成”的道理也就无从谈起了。
为了讲明白这个道理,我曾举过各种各样的例子。其中,我引用得最多的说法是“思念造业”。佛教中的“业(Karma)”即因果报应中的“因”。
心念是因之根源,有因必有果。换言之,一个人的想法与思维非常重要,切不可心生恶念、带着负面的情绪度过当下。
这便是释迦牟尼佛祖向世人开示的真理。中村天风先生也曾告诫人们“千万不要抱有阴暗的念想”。我对此无比赞同。
“人生,不论过去遭遇过什么事情,只要良好的心态,就可以走上幸福的人生之路。”
“这个宇宙给予一切人平等,保证大家都有光明的未来。不管你现在处于何种逆境,不管你遭遇何种不幸,一个美好的未来正在等待着你。能不能得到它,全在于你的心态。”
“在你的未来中,幸运正在等候你,请相信这一点。不要憎恨,不要嫉妒,不要厌世,要将这些灰暗的思想一扫而光。用乐观的心情看待自己的人生,燃起希望的火焰,相信好运就在前面,不要有丝毫的怀疑,坚信这一点,迈开你人生的步伐。”
“人生因你的态度而迥然不同,如此而已。可惜人们不懂这一点,因为不懂,所以迷惑,所以人生才有痛苦和烦恼。只要相信这一点,就可以踏上你美好的人生之路。”
天风先生终其一生,奔走各地,向人们诉说这个线多岁时知道了天风先生,果然名不虚传,我对天风先生的思想和人生态度非常佩服。
我读天风的书如饥似渴,从天风处学到了许多人生道理。而且,正如天风先生所教导的那样,
在风险企业的创业者中,以获得财富、博取名声为目的而开创事业的人不在少数。
但是,如果企业经营的“引擎”仅仅置于追求经营者的私利私欲、功名心或名誉心之上,那么,即使能获得一时的成功,企业也终究无法长期发展壮大。
所谓动机,也可以说是推动事物前进时的“地基”,有了不可动摇的牢固地基,就能在其上建立宏伟的建筑。
让我开发的精密陶瓷技术广为人知,并用这个技术制造优良的产品,这曾是京瓷公司的使命和存在的意义。
但是,创业第三年的某天,发生了一件事,让我不得不重新思考公司存在的意义。
十余名上一年刚录用的高中毕业的员工,突然来到我的办公桌前,排成一列,递上一纸“要求书”,态度强硬。
其中罗列了加薪、奖金额度等待遇改善以及未来保障等要求。他们说:“如果不答应这些要求,我们就全体辞职。”
成立不久的公司,没有什么实力,对他们的要求不可能照单全收。而且,对无法兑现的事情做出承诺,是不诚实的行为。
我拼命说服他们,经过三天三夜的促膝长谈,最后,他们总算全都理解了我的想法,接受了我的意见。但是,那一夜我却失眠了。
“所谓企业经营,难道是这样的吗?我竟然走上了这条艰苦的道路!”我心里既迷惑又后悔。
我出生长大的鹿儿岛老家以及父亲经营的印刷作坊,都在“二战”临近结束时遭空袭被炸毁了。
在这样的家庭中,只有我一个人提出“非分”的要求,让家人花钱把我送进了大学。因为这个缘故,参加工作后,我一直往老家寄钱,从未间断。
连自己的家庭都照顾不过来,怎么还要照顾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员工、保障他们将来的生活呢?
这样一想,我甚至有了后悔的念头:“早知如此,当初就不办公司了。”但是,经过彻底思考,我得出一个结论。
悟到这一点,下定这个决心时,我如释重负,犹如拨云见日一般,心中透亮了起来。
如果我坚持以前的理念——公司的存在是为了将自己的技术发扬光大,京瓷恐怕就不会有今天这样巨大的成长发展了。
京瓷后来的急速成长,就建立在“追求全体员工的幸福”这一坚实的利他基础之上。
工产生共鸣,获得他们的认同,他们就会不惜一切努力予以协助。讲到“利他之心”时,如果一下子上升到“为了国家”“为了社会”等宏伟高尚的理念,那么从公司一般员工的角度来看,那就成了与自己无关的“他人的事情”。
“有利于他人”,就是先人后己,把“为自己”放后面,优先“为他人”。比如,思考为了邻居可以做些什么,尽己所能做一些关爱对方的事情。利他就是这么简单的事情,绝不是什么需要大张旗鼓的行为。
如果有家庭,首先就要做一些让家人幸福的事情。如果在工作,就要为职场同事、为客户做力所能及的事。
特别是直接与乘客接触的空乘人员和飞行员,他们的心态是直接决定公司方向的关键要素。
如果他们的服务足够贴心,乘客就会选择再次乘坐;如果他们服务马虎,乘客就会离去。他们直接左右公司的命运。
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公司的重建就无法实现。”哪怕是机长和乘务员进行的机内广播,也不能照本宣科,而要带着关爱之心,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心声。
我拜托大家开动脑筋,将心中的感谢和款待之意用语言表述出来,努力做好机内的广播工作。
我不知道自己的话起到了多大的作用,但员工们的心灵发生了让人难以置信的变化。
像诸位当中有人走在街上,可能会看见街角或墙上贴着标语:“祈愿世界人类的和平!”这是五井昌久先生开办的新兴宗教的教义EMC易倍。
这一宗教深奥的教义我不懂,但他的教徒们在街道各处张贴了许多这样的标语,看起来不算什么大事,但这种行为就是为社会、为世人。
我们有时会去当义工,有时会做捐赠,这些都是为社会、为世人的行为,大家都能明白。
与此相同,每天祈祷世界人类的和平,这种行为实际上是地球规模的大爱的觉醒。
而且信徒们不是祈愿自己个人,也不是对自己的亲人博爱和关怀,不是这类小的利他,他们倡导的是对全人类的、地球规模的大爱。
在自己的心中,只要明确了这样的人生目的,那么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不会再迷惑。
因为自己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符合这个目的,就能够充满确信,度过没有迷茫、没有恐惧的人生。
你们从繁忙的工作中抽出宝贵的时间,花费金钱,聚集一堂,互相交流,讨论研究,努力学习人生和经营的经验,就是因为大家具备了“为社会、为世人”这一明确的目的意识。
因为你们的内心追求灵魂和真我的净化、纯化、深化,所以你们才会这么拼命努力。
所以,我希望你们一定要把自己人生的目的、意义想得一清二楚。这样的话,你们就能够确立坚定的、不容动摇的人生方向。
我想很多人都请占卜师算过命。我有生以来从来没有算过命,但我看过这方面的书。
接着他又加上一句:“因为你做了这么多善事,所以灾难绕开了你。”也就是说,本来是厄运的年头,却因为你无意中做了好事,所以避开了厄运。
这种情况是有的。这是因为你做的利他行为,把你积存在灵魂里的恶业作为现象呈现之前就消除了。
我们经营者对企业经营负有重大责任。我们所有的判断、决策都左右着企业的命运。因此,在决策时我们不得不谨慎行事。
在进行重大经营决策时,最初的步骤是分析现状,弄清楚自己现在所处的状况,理性分析事实,搞清楚自己与周围千丝万缕的关系;紧接着,一般经营者往往基于自身荣誉、名誉或尊严进行判断;最后,再基于公司的利害得失得出结论。这是一般经营者所用的决策方法。
同时,一般企业会基于自身的利害得失做出最终判断,而我的观点却与此截然相反。
或许有人认为“这么做岂不是太傻”,但正如刚才《论语》所说的“放于利而行,多怨”一样,如果事事以自己是否得利为标准思考问题,必将惹来众多怨恨。
事实上,我想给大家讲一讲我在经营的紧要关头,没有从自身利益出发,而是为对方利益着想做出决策,结果大获成功的事例。
在第二电电(DDI)开始从事拓展手机业务的时候,IDO和我们DDI在销售地区上始终无法达成共识。
而且,当DDI、KDD和IDO三家公司为了组建KDDI进行合并谈判时,我也没有优先考虑DDI的利益,而是以对方的利益为先,结果成功完成了这场看似困难的合并。
正因为以佛教中所说的“慈悲心”“爱心”等关爱之心做出最终判断,才会带来好的结果。
与顾客谈判,或者说服员工,关键在于诚实、谦虚和坦诚,同时也不可缺少“关爱体贴之心”“慈悲之心”。
发挥利他之心,追求真善美,这是最简单通透的智慧,但很多时候我们却难以真正付诸实践。